走进蔡甸区黄虎村陈湾的一处池塘,塘岸边种植着美人蕉、菖蒲等挺水植物;水面建有一个太阳能增氧曝气设施,为水体增氧……“整治之前,村中的生活污水直接向池塘里排放,时间一长,就成了一口污水塘。”村民陈先生介绍,“现在,水里的臭味没有了,水质变得清亮了,可以清楚地看到水里的水草摇曳。我们对这样的环境很满意。”
黄虎村池塘面积约2900㎡,2021年开始水体综合整治。通过截污控源、清淤疏浚、整治岸坡、连通水系、种植水生植物、安装增氧设施、修建环水步道、加装安全护栏等一套“组合拳”,恢复水体的生态。
在蔡甸区,这样的变化并非孤例。
目前,蔡甸城区的黑臭水体已清理完毕。力争在“十四五”期间对农村黑臭水体治理清零,把黑臭污水从居民身边“清走”。
农村环境的提升,不只是打造出了乡村振兴的样板,还通过美丽乡村建设带动全域旅游发展。2021年全区旅游综合收入36.5亿元。
生态环境的改善,不只是“颜值”增加了,也让每个人都从中受益,让老百姓真切感受到生态向好的“温度”。
策划:武汉市生态环境局蔡甸区分局 长江日报生态传播中心
撰文:徐敏 麻卓
特别声明:本站为免费公益网站,所有留言板数据均由
武汉城市留言板提供,数据如有出入敬请谅解,如内容无意之中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,请与我们联系删除。扫下面
武汉通二维码直接添加客服! 发便民信息请上
武汉便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