江岸区生态环境分局积极推进行政审批联审制度落地见效

武汉通2023-01-28  218

为认真落实《市生态环境局关于开展落地见效整治活动促进工作效率提升的通知》文件要求,江岸区生态环境分局围绕明职能、立规矩、抓整改、转作风四个方面,积极推进建设项目和排污许可行政审批联审制度落地见效。

一、统一思想、提高认识

推进行政审批联审制度是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,是优化营商环境提质增效的一项重要举措,也是提升干部业务能力的一项实战体验。分局要求各部门统一思想,提高认识,将此项工作和“下基层、察民情、解民忧、暖民心”活动相结合,通过并联审批制度,全方位、高效率为项目建设服务,为经济发展服务。分局行政办公会多次研究,要求从明确职责、建章立制落实推进。各部门要在联审配合中互学、在理论和实践结合中学、在技术指导部门现场教学中学,克服“不会、不懂、不表态”的消极思想,合力推进并联审批制度落地生效。

二、厘清职责、规范流程

江岸区分局在市生态环境局的指导下,学习借鉴其它分局的经验做法,结合分局内部职责分工,广泛征求意见,拟定了《关于印发<武汉市生态环境局江岸区分局行政许可事项内审流程管理规定(试行)>的通知》,厘清了职责、规范了流程,明确了联审各环节的时限要求,制作了环境影响评价文件、排污许可证联审批表,制度化推进并联审批工作。

三、统筹调度、协同配合

分局针对排污许可证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两项工作,在推行并联审批制度上找突破。近期,以某医院排污许可证核发审批为例进行实战训练。首先,由技术审核单位完成首次审核,审批部门线上推送初审意见、项目排污许可证申请资料,项目基本情况等相关资料,提示关注要点。同步组织相关业务科室、综合执法一大队、监测站到医院建设现场勘察。勘察结束后,审批部门汇总各部门意见,和技术审核单位共同确定最终整改问题清单。对立整立改、承诺限期完善等内容一次性告知建设单位。实战操作完成了技术单位初审、部门联审、实地勘察、汇总修改、出具二次审核意见的闭环管理。

四、能力提升、互学互鉴

并联审批是提升环境管理能力的极好方式,是将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排污许可制度有效衔接、行政审批和环境监管有效结合的有力举措。分局实行并联审批以来达到了三个目的:一是技术支持助力行政管理提高水平。行政管理人员借助技术支持,熟悉技术导则和技术规范,提高了服务能力。分局要求有条件的部门成立联审小组,轮流参与联审工作,提升整体实力。二是监管提前介入助力证后监管更精准。监管人员提前了解和熟悉排污环节和污染防治技术要求,在事中、事后监管中能提出更精准的监管要求,也能为监管对象提供更多指导和帮助,避免了审批和监管的脱节,真正使一证管理落地见效。三是内部联审制度落地助力服务能力提升。分局内各业务科室和执法、监测部门在联审中互学互鉴互通,使理论和实践更好结合,为企业服务更优质、更高效。(廖胜伟)

特别声明:本站为免费公益网站,所有留言板数据均由武汉城市留言板提供,数据如有出入敬请谅解,如内容无意之中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,请与我们联系删除。扫下面武汉通二维码直接添加客服! 发便民信息请上武汉便民
最新回复(0)